也許你還記得,去年一篇題為《杭州圖書館向流浪漢開放,拾荒者借閱前自覺洗手》的新聞,曾經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新聞內容大致是說,杭州圖書館十年來始終堅持,向流浪者和拾荒者開放,允許其入館讀書,不過對他們的唯一要求是「要洗手」。網友為此紛紛點讚,稱它為「史上最溫暖圖書館」。
其中,一位拾荒老人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他認真讀報的樣子,讓許多網友動容,許多人都為他追求知識的精神讚賞。可是,這位認真讀報、渴求知識的老人,我們卻再也見不到了,前幾日,老人家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輛計程車撞倒,最終搶救不治去世。直到老人離世後,他的故事才一一被揭開,而他所遺留下來的遺產,更是震驚了世人。
老人家的真名叫韋思浩,是上世紀60年代老杭大(現今浙江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他在退休前,曾是一名中學教師。老人每月依靠退休金,本應有一個幸福的晚年,但是他卻生活拮据,還要靠拾荒來維持。原來,老人家省吃儉用,把身邊所有的錢,全部都捐助給了貧困學生。
在老人家的遺物當中,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每一樣都是無價之寶:泛黃的捐資助學憑證,希望工程的救助報名卡,讀之潸然淚下的受助孩子的來信。每封信中,都有受助孩子最近一次考試的成績。老人家一直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可是,這些孩子們或許至今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因為老人家一直是用匿名對他們進行幫助的。
老人家在捐助上從不吝嗇,對自己卻極為節儉,他的房子內,除了一張木板床之外,沒有任何傢俱。他一生對自己很苛刻,生活清貧,卻把豐滿的愛,分給了那些困苦的孩子。韋思浩老人家的善舉還不止於此,他在十幾年前就簽署了器官捐贈,死後將捐獻自己的遺體和所有可用器官。
老人家看起來雖然落魄,彷彿遊走在生活邊緣,可是他的靈魂深處,卻是繁華而純淨,他比任何人都懂得愛的真諦,感謝有這樣一位老人家,溫暖了人間。
文章來源:文明在我
中時電子報 出版編輯:林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