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除了造成一般的腿部坐骨神經痛,手臂的坐骨神經痛或所謂的胸頸臂症候群,也同樣不能輕忽。這種症候群包含因臂神經叢與/或上肢血管(鎖骨動脈和靜脈)受到間歇性或持續性壓迫時,所產生的所有症狀。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手臂或手掌發麻、手掌冰冷、以及水腫等...。
坐姿與靜態的辦公室工作與上述病徵息息相關。
今天,大多數人每天平均有6到10小時是保持在幾乎靜止的坐姿。當肌肉收縮時,人體會消耗能量,而產生的廢物會累積。隨著時間增加,這些刺激性的化學廢棄物會改變肌肉放鬆時的長度,而負責保護肌肉的筋膜則會失去與生俱來的彈性。大部分的人在坐著的時候,無論是長時間坐在電腦或電視機前,每個人都會有放鬆身體的傾向。於是,沈重的頭部就慢慢向前伸,肩胛往外開展與凸出,而加劇了胸廓後凸(上背駝)並拉直了理應前凸的腰椎(下背被拉直)。
負責維持頭部挺直的頸部深層伸肌因為必須對抗地吸引力而呈現疲乏,之後又因為缺乏氧氣而呈現窒息狀態。這時身體會感覺疲倦,接著地吸引力的負荷會落在上背和肩部的肌群上,例如:斜方肌、菱形肌與後肩旋轉肌群。
人體的上背與肩膀肌群非常活躍,主要功能是執行動作,偶爾會協助支撐頭部。因此,當這些肌群面臨持續性的壓迫時,會因為無力做出適當反應而很快放棄,這時疲乏的頸部深層肌就必須再次承接這股壓力。這種代償失調的現象會導致後續的骨牌效應,造成組織活動力降低、肢體擺幅受限,以及頭部前伸和雙肩內縮的體態。
頭部前伸所造成的持續性等距收縮,尤其容易傷害到經過C7-T1交接點(最末一節頸椎與第一節脊椎交接處)最深層的肌筋膜層。長期下來,專門用來潤滑肌筋膜鞘的肌筋膜潤滑液就會乾涸,變得濃稠、黏滯,導致筋膜黏著和肌肉痙攣。
當肌筋膜層彼此沾黏的時候,肌肉(有效肌肉)與生俱來的運動特長就會減損,而且常會導致筋膜無謂帶動周遭的肌肉。肌筋膜造成的阻礙不僅浪費寶貴的力氣,同時也會降低動作的靈活性和擺動幅度,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發生在某些必須轉動上半身才能看見側面的人身上。這些人通常有內縮的雙肩與外伸的頭部,多年來錯誤驅動程式的一再重複、長時間內曲的姿勢,加上創傷和情緒壓力等因素,造成了這樣的體態。
學者一般都認同當頭部前伸時,頸部伸肌會進行等距運動(抵抗地吸引力),但它所支撐的不僅是頭部的重量,同時還有頭部每往前伸2公分所帶來的4公斤額外重量。因此,一顆5公斤的頭顱如果往前伸出到距離胸口6公分的距離,就會迫使頸部伸肌去支撐相當於17公斤重的頭顱重量,才能抵抗地吸引力的影響。
頸部和下頷這個區域非常脆弱,但對於生存來說又至關重要(觀察、咀嚼、吞嚥),裡頭有非常多的內感感覺受器(機械受器、痛覺受器、化學受器)。
肌肉持續進行等長收縮不僅會刺激對發炎反應很敏感的化學受器,同時負責監控關節囊、韌帶、椎間盤、筋膜和脊柱迴旋肌等部位是否延伸過頭或壓力過載的專門機械受器,也同樣會受到刺激。當化學受器和機械受器透過有害的刺激不斷轟炸脊髓的時候,脊髓並無法獨自應付這一波接一波的感覺刺激,於是會立刻向傳遞疼痛感覺的痛覺受器求助。小型痛覺受器會緊急向某些大腦區塊傳遞感官訊息,好讓大腦去防止某些組織可能遭到損害。一般而言,大腦的反應是啟動肌肉保護區。這種反應代表疼痛/痙攣/疼痛的循環已經展開,而且會持續到頭部前伸的錯誤體態被改正同時內感感覺活動恢復正常為止。
觀察大腦如何藉由過度刺激來啟動某些特殊肌群來保護脆弱部位,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遺憾的是,首先被啟動的肌肉通常是造成頭部前伸的肌肉(胸鎖乳突肌、枕骨下肌和前斜角肌),於是這些深受神經支配的肌肉開始收縮、縮短,導致頭部與頸部持續前傾,造成痙攣和肌肉保護機制頻繁出現。為了能夠支撐住頭部,大腦很快就會向以下援軍求助:上背和肩膀的淺層肌。之前的篇幅曾經提到過。
出現胸頸臂症候群或手臂坐骨神經痛的時候,一般的治療方式是開立肌肉鬆弛劑與消炎藥。儘管在急性手臂坐骨神經痛時,我們會非常需要服用消炎藥,因為它能降低因急性疼痛所引起的額外補救效應產生,並幫助患者入睡,只是這種作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我們也會需要按摩或自癒按摩、規律地運動頸肩部關節,以及在一日當中頻繁地改變自己的姿勢,同時再配合物理治療程序(或是本書的體態矯正方案),有時也能求助有經驗的骨療師(治療頸椎必須非常小心)。
有頸部活動力退化情況的人並不在少數,起因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發生的筋膜黏著。至於手臂坐骨神經痛,它不過是起因於頸部組織持續失去活動力,然後影響到頭部位置並壓迫到椎間盤,使得頸臂神經連帶受到擠壓所產生的劇烈疼痛。
★文章摘錄自皇冠文化《疼痛消除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