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芷瑜醫師 / 2024.12.10
根據衛福部2023年統計,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肝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已經44年位居第二名,僅次於氣管、支氣管與肺癌,以往肝癌大多成因是B或C型肝炎,但近期「脂肪肝」盛行率逐步攀升,若進入中重度脂肪肝卻置之不理,不但可能肝硬化、肝癌的風險也增加。
許多民眾是健檢時才發現自己有脂肪肝的問題,想處理卻用錯方式反而會加重脂肪肝情況的惡化。
以下是常見對於脂肪肝的3大迷思:
1.吃太油才有脂肪肝
很多人以為脂肪肝單純是因為食用過多油脂,但事實並非如此,像是高醣食物、精製澱粉或含糖飲料攝取過多,這些都會在肝臟中轉化為脂肪儲存;此外酒精、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營養不均衡、錯誤飲食習慣…等都可能導致脂肪肝。
2.控制飲食但不戒酒
想改善脂肪肝或減重時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控制飲食,但是酒精的影響卻時常被忽略,天天飯後小酌或是飲酒過量,不但對肝臟造成額外負擔、加重脂肪肝的進程,甚至可能引發肝炎或肝硬化,對於減重也是一大阻礙。
3.自行購買口服保肝藥或保健品
不少人認為透過市面上的口服保肝藥或保健品就能逆轉脂肪肝,這是錯誤觀念,口服保肝藥或保健品只能輔助改善肝臟健康,無法根本解決脂肪肝的問題。有效且長久的方式是調整飲食、運動和減重。
48歲女性輕度脂肪肝!飲食「隱形糖」、水果過多都NG
先前我的門診有一名48歲女性患者,主訴健檢時發現有輕度脂肪肝,不曉得要怎麼辦,因此來診諮詢。她很困惑地跟我說,「我從年輕時就不胖,幾年前自費健檢時也都正常,體重也一直都維持得很好,怎麼會有脂肪肝?」
初診當下量測她的BMI 24、體脂34%、腰圍82公分,體位、體脂和腰圍稍微超過標準,門診當下我細問她的飲食狀況,這位患者超愛重口味食物,不是麻辣燙、滷味,就是燒烤、串燒,而且喜歡配梅酒、啤酒或清酒佐餐,如果前一日有聚會吃大餐,隔天為了控制體重和補充纖維,她就會以水果餐替代正餐。
總的來說,這位患者的問題在於,她愛吃的飲食在烹調過程或多或少都含隱形糖,再加上水果過量以及頻繁喝酒,導致她體脂高和脂肪肝的情形。脂肪肝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肝臟又是刻苦耐勞的器官,多數人一不小心就會忽略肝臟健康的重要性,一直到健康檢查才發現異常。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先檢視自身的飲食習慣,是否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量糖、酒精,以免脂肪肝找上門喔。(本文轉載自臉書 許芷瑜醫師粉絲頁)
社區經營必備的三本經典好書:
★開會沒有您想像中的容易,一定要買書學習!
如想要及時接受到「我愛社區」的好文章分享, 趕快來 「我愛社區」 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