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 記者李青縈/台北即時報導 / 2023.11.11
對於肺癌超越大腸癌成為癌症發生人數首位,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一點都不意外。肺癌2020年發生人數已經是第二名,並且死亡人數已經連續十年第一」,而大腸癌政府篩檢推的比較早,肺癌甚至是2022年才開始推動篩檢,預期未來會更多。
陳晉興說,對於肺癌發生人數變成第一名不應太恐慌,發生率上升也象徵篩檢觀念提升,若是肺癌人數增加但死亡人數下降或是肺癌出擊人數增加、末期下降也是好像,應該要找到肺癌發生原因,把原因移出才可以讓發生數量真正下降。
陳晉興以肝癌為例,以前肝病是國病,但透過加強篩檢防治,肝病在我國狀況已經大幅改善,希望肺癌可以向肝癌一樣,先篩檢找到原因並預防。雖然現在剛開始推動肺癌篩檢,預估2至3年就會達到高峰,每年會有2萬5千人確診,但之後會漸趨於穩定。
陳晉興提醒,目前肺癌篩檢針對重度吸菸者以及有家族病史者,但一半的肺癌患者是沒有任何危險因子,呼籲45歲以上民眾要自費花錢檢查,「每一個人只要會呼吸就要做」,你不知道自己會吸入什麼致癌物。惟檢查需要電腦斷層,不鼓勵生育年齡者去做,因此45歲以上沒有生小孩打算者,2至3年做一次檢查其實是很安全的。
陳晉興說,以往都認為肺癌危險因子是抽菸跟空氣污染造成,但是這兩項都有改善,但肺腺癌卻愈來愈多,可能原因為何仍無法確定,很多致癌物都是在多年後才發現,例如爽身粉中的石綿等。他提醒可從日常著手,例如民眾日常煮菜時可以戴口罩、新裝潢好的房子多開窗戶再入住等。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郁文表示,胰臟癌難以預防,但有機會早期發現,可以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超音波等,針對有家族史等或是遺傳基因等高危險族群去篩檢。早期比晚期發現治療效果好很多,多數都可以開刀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七成;若是病人等到有症狀才發現有一半已經是第四期轉移,五年存活率只有10%。
田郁文也說,糖尿病都通常是30、40歲就會有相關症狀,但若是等到50歲後才出先相關症狀,就有可能是胰臟癌造成,胰臟癌的前兩三年通常會伴隨體重減輕等。另外,家族史為最主要危險因子,他建議高風險族群應該檢查早期發現。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聯合新聞網)
社區經營必備的三本經典好書:
★開會沒有您想像中的容易,一定要買書學習!
如想要及時接受到「我愛社區」的好文章分享, 趕快來 「我愛社區」 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