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洪辰竺報導】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今下午在個人臉書發文表示,日前做了攝護腺切片檢查,醫告知確診攝護腺癌,至於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以及未來的治療,則要看後續的檢查結果。不過,他也強調,畢竟已是85歲老翁,攝護腺癌也不是什麼可怕的癌症,「人目前並無任何不舒服之處」,希望大家要多關心家境不好孩子們面臨的困境。
李家同最新病況曝光 「太太對我更加好」
李家同還在貼文中提到,很多好友對他很關懷,讓他有一些罪惡感,因為畢竟年事已高,「實在沒有資格受到如此關懷。」他也猜想癌症應該沒有太嚴重的擴散,理由是他還在若無其事地打網球,「如果是癌末,大概打不成網球吧。」他還玩笑說道,以前生病,媽媽就會對他特別好,自從生病後,「太太也就對我更加好」,他非常高興太太要燒雪菜肉絲麵給他吃,「因病得福也」。
李家同曾任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教務長與代理校長,也曾擔任過靜宜大學、暨南大學校長,於現任總統府資政。2009 年曾獲聘為無給職資政,近幾年來關懷偏鄉小孩,不遺餘力。
40歲以後就可能發生攝護腺癌,初始症狀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相似
根據國泰綜合醫院衛教資料顯示,攝護腺癌在台灣十大死因的死亡率中排名第六,每10萬人中,有11.8人罹患攝護腺癌,為男性國人常見的泌尿道癌症。在台灣,每年約有4000例攝護腺癌新個案,在男性過了40歲之後,就有可能罹患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症狀出現時,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差不多,大致會有以下7點症狀:
1.尿急
2.開始排尿時排不出來
3.尿流變細
4.尿完後滴尿
5.尿流斷斷續續
6.夜尿
7.血尿
上述的問題皆為攝護腺癌早期的徵兆,但是當腫瘤進一步侵犯儲精囊後,還可能出現精液帶血、射精疼痛的問題;若發生骨轉移,還會出現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以及脊椎受到壓迫等神經方面的症狀。
根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衛教資料指出,男性在過了50歲以後,攝護腺疾病常會出現膀胱出口阻塞的症狀,包括解尿遲疑不順、夜間頻尿、排尿不全、或尿速減小等;其實,這些現象常是因為良性攝護腺增生所引起,光從臨床症狀來看,往往無法區分良性或惡性攝護腺的病灶。
因此,一旦臨床出現上述症狀時,病患應接受檢查,包括直腸指診、血液攝護腺特殊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的檢驗,以及超音波檢查等。另外,有20%到30%的攝護腺癌病患因病灶轉移到骨骼,尤其是脊柱而引起疼痛和全身疼痛等症狀才開始就診。其中,PSA指數在攝護腺出現病變,像是攝護腺發炎、攝護腺分生肥大時都有可能升高,不代表已經罹患攝護腺癌。
建議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從40歲起,無攝護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則從50歲起,每年接受肛門指診及抽血檢查(PSA),再根據每人可能有攝護腺癌的比率,安排個人化的追蹤,及早發現及早接受專業泌尿科醫師的治療。(早安健康)
社區經營必備的三本經典好書:
★開會沒有您想像中的容易,一定要買書學習!
如想要及時接受到「我愛社區」的好文章分享, 趕快來 「我愛社區」 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