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匯豐集團日前發佈全球「未來退休生活」調查結果,發現在平均長達18年的退休生涯中,退休儲蓄僅能足夠供應11年,老年生活將面臨長達7年的資金缺口,其中造成退休儲蓄不足的原因,以支付房貸高居榜首,但即便如此,所處台灣的亞洲準退休人士仍認為,購買第二套房地產是儲備退休資金的好方法。
這樣的結果似乎很矛盾,既然繳納房貸吃掉不少老本,那購入第二屋只會讓壓力更大,又怎麼會讓退休生活更好過呢?不少人將其解讀是退休族想晉身包租公,賺取穩定的租金收入,但住展房屋網企研室認為,這當中反應出來的是更多房地產的投機炒作。
不只台灣,這幾年在全球大印鈔票的局勢下,亞太各新興經濟體房地產大幅飆漲,且華人地區因對土地財產的重視,使得高房價問題尤為嚴峻,若上個世代沒有買房,到了這個世代,基本上只能望屋興嘆,以雙北市為例,台北市民平均拿出逾60%的收入繳房貸,新北市也超過50%,遠遠超出過去認知的三三三法則,且民生消費又跟房價在比誰漲的多,能夠挪用的,就只剩下為老年生活儲備的養老金了。
但這十多年來,房地產持續向上的發展趨勢,仍被一般大眾視為最有利的投資標的,換言之,待退族投入房地產,是看準了不動產的增值效益,而非如以往靠收租賺老人年金的初衷,畢竟租金與房價上漲的獲利比起來,有如蠅頭小利,還需承擔房客風險與維管負擔,恐得不償失。
然而這樣的獲利法則是建立在大多頭的環境之下,忽略了萬一房市反轉的可能危機,對這些期待以房屋獲利養老的待退族來說,因投入房地產的資金比例極高,相對得承擔風險的能力也更脆弱,但以這種方式經營退休生活的民眾很多,若不想為數眾多的投資人荷包失血,就要盡量避免房市向下的情況發生,但如此一來,房價只會繼續堆高,這樣的惡性循環對房地產及社會發展而言,都不是好現象。
住展企研室認為,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首先要消弭這十幾年來房地產飛漲造成的獲利迷信,促使房地產投資慢性退燒,而這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人的利益被犧牲,也讓做與不做的兩難掙扎,持續在社會與政府決策中角力。
如想要及時接受到「我愛社區」的好文章分享, 趕快來 「我愛社區」 按吧!
更精彩的文章
● 房市「不知東時天才會光」 顏炳立:只能「望春風」
● 成功的人懂得熬,失敗的人懂得逃!
● 黑手當房仲 小許以個人行銷致勝
●從房市變化看「正在消失中的中產階級」
● 房市冷→房仲保飯碗 良幣要驅逐劣幣
● 實價登錄淪為炒房?議員批害慘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