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聞 / 文 徐佳馨 / 2022.8.16
上週,裴若西旋風式來訪後,掀起的不少波瀾,面對著這被稱為1995年以來最大的台海危機,確有民眾來電詢問,面對著如是局面,房價會下跌嗎?應該如何因應?
盤點目前對岸制裁,包括了在經濟制裁上,禁止進口台灣100多家食品公司產品,另對從台灣輸往大陸的葡萄柚、檸檬、橙等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採取暫停輸入措施;同時,暫停天然砂對台出口等,這次北京大動作反制內容包含了軍事、外交、經濟等層面全方位對台灣實施制裁,範圍與力道為1980年代末期兩岸恢復往來後所僅見。
看起來,危機暫時這樣,也就希望這樣了,可從2021年台灣對大陸和香港出口來看,共有1889億美元,佔台灣總出口額的42.3%,也就說明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存度達到了42%,大陸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這也意味著,透過經濟制裁,長期效果恐不輸真槍實彈,台灣內部應及早因應。
一般大眾反映上,除對解放軍宣布在台灣周圍進行軍演,形同海空封鎖台灣三天、駭客入侵主要網站等事件有感外,表現平靜,雖未有真槍實彈,透過其他形式,短期內對民間信心產生影響,中長期來說,在不擦槍走火的狀態下,表面逐漸平靜,但資本市場仍有發生改變的可能,進一步牽動房地產市場。
短期內最直接的是,高資產族群可能會開始有新的規劃。
以1995年那時的經驗來看,產業前輩們回憶起當時,不約而同都提及蛋黃區屋主等高資產族群拋售台灣房產,移民美國的敘述。換言之,對於高資產族群,一旦兩岸緊張,甚至發生戰事,有能力移民或是到海外暫避等選擇的族群轉戰他處,也是順水推舟,加上近期台幣走弱,轉進美元等其他相對穩定標的,並不意外。
另一層面的影響是,對於以對岸為主要市場的企業主,除思考本身產業升級轉型外,恐將原本在台灣的產線規劃外移至成本較低、出口不受限制的東南亞等地,雖有風險,但從避免成為經濟制裁的對象角度思考,或許也是眼下過得去的方式,影響所及,對於大型商用不動產的需求因而調整,此等發展對產業來說並非好事。
至於更多人期待的房價下滑,姑且不論日後發展,倒也有些歷史資料可以推估。
根據卓輝華博士研究整理當時的北市房價表現趨勢,1994-1996年間北市平均房價上下震盪,這兩年呈現向下趨勢,幅度約在一成上下,直到1997年稍稍上揚,又旋即向下,不過90年代是台灣房市低谷,兩岸關係雖為變因,但是否會有崩盤式的效果,很難論斷,可是從當時股市大跌三成狀況來看,兩岸關係緊張與否,會對金融市場產生相當影響,所幸,相較於股票或其他金融商品,不動產因為價格高、交易時間長,反映市況時多有遞延性,價量衝擊幅度不至於那麼快呈現,即使現在有實價登錄,等到反應市況也過了好一段時間,真正能察覺下修並且撿到便宜的人,可能沒有那麼多。
說了那麼多,這市場上還有一群買了房子的朋友,有著發生戰爭可以不用繳房貸的期待,坦白說,科技日新月異,縱然發生戰爭,凡事牽扯到錢,最終還是有辦法找到解方,與其想這些,還是好好在自己職務上努力奮鬥,增加自己的選擇能耐,才比較務實吧。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社區必備的三本經典好書:
● 驚爆台灣議事醜聞
★沒看過這些書,請別說很懂開會。
如想要及時接受到「我愛社區」的好文章分享, 趕快來「我愛社區」 按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