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 2021.6.8
台灣本土新冠病毒疫情5月中旬爆發,截至6月7日確診個案中有286例死亡,死亡率攀到2.48%,高於全球平均致死率的2.16%,其中,發病3天內死亡的佔18%。而台灣目前出生人數與死亡人數已經呈現「生不如死」,假若再加上疫情波及,人口結構改變,也將影響房地產。
少子化與房價,近年並沒有太顯著關聯,畢竟主宰房地產走向,除了景氣內需、就業,也關乎政府金融與房市政策等,甚至少子化已經談了10多年,人口死亡交叉也出現了,但卻不敵資金熱潮、低利率帶來的房價外溢效應,近兩年甚至連嘉義、屏東房價也狂漲。
不過,疫情導致景氣波動,民眾擔憂就業與薪水,不婚、不生的觀念恐怕會加劇「生不如死」。根據內政部數據,今年前4月出生人數共4萬7181人,年減11.4%,死亡人數共6萬1902人,年增0.8%,死亡人數較出生多出1萬4721人,呈現連4個月「生不如死」。
專家也提及這樣的趨勢將對房市產生幾項變化,第一、房市「K型化」加劇:天時地利不動產總經理張欣民表示,日本的K型化房價走勢,也就是都會區房價漲、郊區房價跌,在台灣六都升格後,就有如此現象。
第二、少子化對房市「溫水煮青蛙」:少子化是進行式,但七年級、八年級生仍有結婚買房、與父母分住的需求,這也是目前房市交易中首購族佔了重要比重,不過,張欣民說,少子化的議題對房市是溫水煮青蛙,九年級生價值觀不同,甚至認為直接等房、等繼承,觀念的變化也會影響購屋決策。
第三、年輕人喜新厭舊:雖然台北市門牌依舊是許多人趨之若鶩的,不過,若為北市門牌次級地段,或是窳陋公寓,恐怕不易吸引年輕人購屋,間接影響此類產品的價量;而年輕人轉而到郊區住新大樓、有電梯、車位已經是進行式。
張欣民指出,房地產的時空環境與人口結構、交易觀念等,會因時間有所轉變,尤其疫情波及,時間若拉長,又會有複雜的化學變化,值得後續觀察。(好房網News)
社區必備的三本經典好書:
★沒看過這些書,請別說很懂開會。
如想要及時接受到「我愛社區」的好文章分享, 趕快來「我愛社區」 按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