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淑惠 / 好房網 / 2019.11.30
2019年進入最後一個月,整個房市如天氣,寒風狂吹冷颼颼,進入幾乎永夜的「新低量能時代」!因為從2015年開始,房市交易量29.2萬棟,首次跌破30萬棟以來,甚至已經連續四年,交易量都無法再站上30萬棟大關,這股房市「交易懼高症」,延續至2019年,眼看還是無法突破,換言之,房市將破天荒的開出連續五年,低於30萬棟的空前歷史紀錄,在可預見的未來,要跨過30萬的買賣轉移棟數,恐怕都已經後繼無力。
轉移棟數30萬將成天花板!買房「漲多跌少」神話成絕響
低於30萬棟的買賣轉移棟數,是什麼意義?不如從歷史上的數據,一窺究竟,回推台灣房市的極盛時期,可以在1996年看出端倪,當年度的買賣轉移棟數,曾經驚人的創下了歷史高點50.8萬棟;儘管後續爆發九二一地震,一度跌到25.9萬棟,但2004年,房市立刻站穩腳步,回到40萬棟,此後的房市黃金十年,風光無限,幾乎都維持在40萬棟的平均交易轉移數字。
但2015至今,房市卻沒有往日一收一放的彈性回調氣氛,就算2019房市的交易傳出小回溫,也只是杯水車薪,因為拉長近五年來的市場轉移數據來看,房市已經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支撐力道,可爬回30萬大關,事實上,這種低量能的市況,恐怕已經是常態,2020就算有機會勉強搶過30萬門檻,也欲振乏力,隨時可能瀕臨失守,整個台灣房市,正陷入不知將盤旋低檔多久的「L型」死魚盤!
昨日熱點、今天冷宮!全台十大餘屋乏人問津 低量能成房市日常
風光不再的房屋交易量,正隱隱透露市場新趨勢,我們即將進入長期的「低量能時代」,換句話說,大家已經不再一窩蜂的瘋買屋;不只轉移數量減少,從另一個的區域空屋數,也能得到印證,根據內政部日前公布2018年第4季最新餘屋調查,資料顯示,「全台十大餘屋」集中在新北市、桃園市與高雄市,淡水區餘屋有3209戶,居全台之冠,緊追在後的,是新莊的1987戶,汐止餘屋也有1528戶,就連前幾年很紅的南港,賠售新聞也頻傳,這些都是曾經有題材大肆炒作,紅過好一陣子的房市熱區,現在全打入冷宮,不得翻身。
「交易雖量縮,但房價為何打死不降?」這是很多人的困惑,也是台灣房市的特有怪象,答案要從台灣不敗的「買房神話」說起!因為儘管房價交易暴漲、可快速獲利的多頭時代已經過去了,但多數人對於買房這件事,仍存有「長期一定會上漲」的傳統迷思,甚至深深相信「房地產漲多跌少」,加上台灣的低利環境助長,才會造出台灣多數賣家的強硬心態,也就是儘管交易量跌,也絕不肯輕易讓價,而這個神話,已經面臨泡沫化!
買房神話不再!低首付、寬限期、40年房貸 都只是糖衣毒藥
但,不少建商還在垂死掙扎,死也不肯讓價,面對房市「交易懼高症」,只能繼續包裝買房神話後的空洞陷阱,這幾年,最常見的手法就是「低首付」,讓買屋客層誤以為門檻降低,卻只是請君入甕的起手式;或是透過延長「寬限期」,讓繳房貸的痛苦之日,延後來臨,先樂後苦;甚至是最近很多人討論的「40年房貸」,把痛宰買家的藉口說得冠冕堂皇,其實不過是變本加厲,想辦法賺買家更多利息,凡此種種,用以強化「買房神話」的正當性,讓買家被賣了,還傻傻幫建商數鈔票!
面對2020房市的「新低量能時代」,買家一定要堅定心志,不要被這些看似輕鬆,卻換湯不換藥的銷售技倆矇蔽,減少還款壓力的背後,暗藏包裹糖衣毒藥的買房陷阱;至於打死不降的賣家,也千萬別以為市場還大有可為,從過去五年的L型成交數字來看,這個幾乎一攤死水的死魚盤房市,已經慢慢變成台灣房市的常態,如果繼續當「房市死硬派」,別說2020,未來五到十年,恐怕僵局難解,不如適度讓價以求,成交入袋才是王道!
社區必備的三本經典好書:
● 仗議執言
●驚爆台灣議事醜聞
● 再爆台灣議事亂象
★沒看過這些書,請別說很懂開會。
如想要及時接受到「我愛社區」的好文章分享, 趕快來 「我愛社區」 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