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on Yahoo / 2017.2.22
在投資客退場,靠自主客撐起買盤的當下,因為是自用為主,消費者除了在乎價格與地段外,對於虛坪是否過高也斤斤計較。要知道,在房價居高不下之下,花出去的購屋預算又還要扣除動輒34%以上的公設比,買到實際室內可使用的坪數,往往僅有權狀坪數的60多%,等同於有1/3的預算花在家門以外的公設空間。為了因應對虛坪斤斤計較的買方需求,不少個案想方設法把公設比壓低到30%以下,只要公設能做到26~29%的案子,莫不敲鑼打鼓宣傳自己的「超低公設比」和「高得房率」。
但專家提醒,多數民眾看到公設比高的案子,購屋都會比平常謹慎,但有時碰上感覺超佛心的低公設案,反而疏忽了躲在低公設數字背後,「雨遮」虛坪A很大的陷阱。
當心雨遮變成滿滿的百萬大平台
陽台是可以走出去的地方,你可以曬曬衣服、放放洗衣機;雨遮主要是設置在窗戶邊,用來阻擋雨水滲入室內的設計。但近年有部分建商將雨遮愈做愈大、愈做愈多,甚至拿來做建築外觀造型。
缺乏專業知識的民眾,在一知半解的狀況下,看到超低公設比就衝,很容易多花冤枉錢,因為建商很可能把公設少賺的錢,在雨遮部分灌水「灌很大」,等到交屋才發現自己買的好幾坪無法使用的坪數,後悔也來不及了。若是在房價動輒每坪七、八十萬的台北市區,你的雨遮一坪也是七、八十萬,幾片雨遮加起來,百萬雨遮更是所在多有。
對於雨遮灌虛坪的奧步,網路房市專家SWAY就曾在臉書上嘰諷,這塊本來是給小鳥站的地方,被黑心建商設計成「滿滿的大平台」、「土星環」,小偷順著雨遮都可能偷整層。特別是在房市下修之際,雨遮大的房子就很容易跟高公設比房一樣滯銷。
搞懂雨遮政策不當冤大頭
為了替消費者把關雨遮灌虛坪的問題,政府在2011年5月1日起即針對「預售屋」實施「屋簷、雨遮可登記,但不計價」的措施,但法令有漏洞,一來可能建商將原本可計坪計價的雨遮價格灌回房價中,二來買預售屋的屋主之後轉售成屋又把雨遮的坪數「計價」出售,造成炒作預售屋套利的投機亂象。
對此,內政部在2016年1月9日再次修正發布「地籍測量實施規則」,從2018年1月1日起,申請建照的預售屋,雨遮、屋簷將從現行的「計坪、不計價」,更改為「不計坪、不計價」,成屋後亦同。
但如此一來,明年開始有關建物雨遮登記與計價方式,市場將出現「一國三制」的情況:
雨遮多大才合理?最多不要超過8%
雖然明年起消費者買新(預售)屋時,雨遮屋簷通通不登記也不計價,但市場上也會出現讓民眾不易判斷雨遮是否計坪計價的新成屋及中古屋。
專家提醒,民眾在購屋時可以要求仲介或業者幫忙查詢建照取得時間,甚至要求在不動產說明書上載明雨遮數字,作為談價參考。若是欲購買的標的物件是有登記雨遮的,可從權狀上判斷雨遮佔比合不合理,一般來說,雨遮佔總坪數的3~8%才算在合理範圍內。
如想要及時接受到「我愛社區」的好文章分享, 趕快來「我愛社區」 按讚吧!
更多精彩文章
● 公雞吃了藍色小藥丸之後,竟然發生這麼多有趣的事…
● 這是一本好書,凡是想要經營社區的都需要它
● 都是林志玲害的? 力麒麒御屋主慘賠千萬出場
● 國泰人壽砸下200億蓋水族館... 專家:也難救青埔房價
● 聽到要蓋8千戶社會宅.南港就價崩 Sway:抓不到交替就怕要被法拍了